12月9日,国新办举行《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民政部、住建部等五部委相关负责人就《意见》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就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
问:何为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建军表示,《意见》当中,贯穿始终的一个主线就是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树立积极老龄观实际就是既要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更要深入挖掘老龄社会潜能,激发老龄社会活力。要辩证看待人口老龄化。
关于“健康老龄化”,主要是指从生命全过程的角度,从生命早期开始,对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综合、系统的干预,营造有利于老年健康的社会支持和生活环境,以延长健康预期寿命,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功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健康老龄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手段,既体现人类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般规律,也符合中国国情。
问: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是什么?
《意见》首次在中央层面部署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李邦华介绍,基本养老服务是由政府主导提供、满足老年人基本养老需求的服务,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是通过列清单的方式来明确基本养老服务服务谁、怎么服务、由谁提供服务这些问题。
关于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已经形成三方面的共识。第一,基本养老服务是管基本,要聚焦服务老年人的失能照护和生命安全等基本需要,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第二,基本养老服务是面向全体老年人,但是也要优先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需要。第三,基本养老服务由政府主导提供,非基本养老服务由市场调节,形成以家庭为基础,市场、社会、政府各司其能的新型养老模式。
目前,民政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政策文件,这个文件将把《意见》里面提出一些原则性、框架性的需求落到位。
问:如何实现居家和社区机构养老相协调?
李邦华表示,主要通过发挥居家上门服务和老年人到社区服务,以及机构发挥支撑作用这三种方式。在居家服务方面,重点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重点要推进老年餐桌、日间照料、短期托养、互助服务等服务形式,让老年人从家门口走到小区门口就能够享受到身边的养老服务。
对养老机构来讲,一方面养老机构要提质增效,要增强他们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的能力。到2025年,全国养老机构的护理型床位要达到55%,同时,鼓励养老机构应该把养老机构的院门打开,主动积极上门提供服务,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
问:老年人长寿不健康问题怎么解?
我国大致1.9亿老年人有慢性病,另外还有4000万的失能老人。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介绍,国家卫健委将从老年人的健康服务和管理、长期照护服务、医养结合三个方面推进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建设。
在老年人的健康服务和管理,主抓两个重点环节。一是老年人的预防保健,通过开展老年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健康管理项目、老年人居家上门医疗服务和一些专项行动,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二是要尽力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去年年底,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科达到28%,2025年计划达到60%。同时,要大力建设康复医院、护理院,以及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活动等。
关于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首先是继续开展预防和干预行动,尽量减少失能的发生,这是最重要的。二是对已经失能的老年人,提供从居家到社区到机构的全链条的长期照护服务。同时,大力推进“互联网+照护服务”以及继续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争取早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问: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难题怎么破?
王海东坦言,我们国家综合性医院的老年医学科建设还在发展当中,还有一些短板和弱项。要完成2025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的设置比例达到60%的目标需要花大力气。
今年将老年医学人才首次纳入到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卫生健康紧缺人才培训项目,这是一个重要突破。首期全国培训3000多人,将明显提升老年医学人才的素质和水平。下一步要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业务指导并加强督导和考核。
问:如何打造老年宜居环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负责人汪科提到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一是推进和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统筹,推动养老、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均衡配置、系统布局。
二是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推动补足城市养老设施不足、无障碍设施不完善、活动场地不足的短板。
三是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构建15分钟生活圈,支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
四是推动既有老住宅、老公建、老厂房的改造利用,推动加装电梯、无障碍环境建设,方便老年人出行、参与社会活动。
问: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怎么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为了解决老年人应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工信部做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对173家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改造;专门组织开发短信验证行程卡,解决部分老年人无法应用智能手机使用通信行程卡问题。
在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方面,针对老年人很关心的就医问题,遴选“医全通、全药通互联网平台”;推广“AI智慧互联网医院”“面向老年人和亚健康人群的数字中医惠民服务”等示范项目;开展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等。
何亚琼还提示现场的年轻记者们,像小时候父母对我们那样有耐心、有爱心地区帮助老人学会用智能手机,让老年人享受信息社会的成果。
问:银发经济前景如何?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负责人郝福庆表示,在老龄化程度高的一些发达国家,银发经济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我国“十四五”期间,老年人的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特别是1962年以后有一个“婴儿潮”,现在陆续进入老龄化阶段,这些新的老年群体,物资储备更加充实,他们的消费观念更新,消费意愿和能力也更强,所以老年消费市场是非常巨大的。
银发经济,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内容非常丰富,产业链也很长:既包括传统的“衣、食、住、行、用”等实物消费,也包括长期照护、健康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家政服务、养老金融等服务消费,还有文化、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诗和远方”这些新型消费,以及科技赋能下的智慧产品和服务,还有居家和公共场所的适老化改造。
郝福庆称,银发经济,方兴未艾;市场前景,一片光明;社会效益,日益彰显。
问:农村空巢老人如何照顾?
李邦华表示,农村留守和空巢老年人是整个农村养老服务和养老服务关注的重点群体。
首先,在推进普惠性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中,包括老年人餐桌、日间照料、适老化改造等工作,如果是空巢老年人,应该是优先照顾的政策对象。
二是结合农村实际、特点、特色,创新服务和实践,比如这几年推进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通过年轻的老年人照顾年纪大一点的老年人,还有推进“党建+农村养老服务”,通过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凝聚或者组织社会各方资源为农村老年人服务,重点服务对象也包括农村留守或空巢老年人。
三是针对农村留守和空巢老年人,发展建立了专门的关爱服务体系,民政部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建立了关于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普遍地开展对空巢和留守老年人的定期巡访制度,不管是通过志愿者还是政府购买服务,或者通过村集体、村委会这些组织力量,定期探访留守和空巢老年人,了解他们的养老需求,有什么困难,提供应急救援,避免发生一些冲击道德底线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