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教学是教好老年学员的关键
针对性教学是教好老年学员的关键
姜国治
太极拳是一种哲理性拳术。因为它有优秀的养生文化,《易经》和《黄帝内经》作为基础理论,以拳健身,养生,防病祛病,陶冶情操,延年益寿。太极为人人,人人为太极,早练早受益,常练常受益。古有“十年太极不出门”之说,作为老年人学太极是有难度的,要教好他们应用什么方法呢?我结合20多年从事普及,推广太极拳教学的体会,要教好老年人的太极拳,就要针对老年人身体状况,心态情绪,认知和学练中的具体情况,因人施教,我认为针对性教学是教好老年学员的关键。
一、梳理好心态,树立学习信心
我喜欢与老年朋友谈心,每当开学上课后,广泛的和老年学员接触,通过促膝聊天,了解他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心态和文化素养等。老年学员的心态有如下几种:(一)在过去的工作中形成的不平衡,不愉快,久久不能抹去产生心结;(二)家庭矛盾或事业受挫折形成烦恼;(三)因为种种不幸形成悲观而纠缠在心;(四)因久病不愈产生悲观厌世等等……。只有消除这些不良心态,方能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我从太极拳拳理,哲理和现代科学知识等方面,用通俗的语言,对老年学员讲清“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人的心理健康极大的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性格情绪,精神状态,应对诸多事物的心理承受能力,生活态度,人生价值观等都会影响到人体。太极拳动作舒缓柔和,轻灵沉稳,是有氧运动,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将自己融入大自然,生机无限,天人合一。与同伴练拳交流,相互尊重,无欲无争,怡情养性,其乐融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拳练脚经历的感悟,逐渐让老年学员梳理好心态,从而树立起学练太极拳的信心。例如,老年学员高平,入学时身患多种疾病,是“三高”症的典型身体,同时还有腰、腿、颈椎等病症,情绪低落,家人劝他来班学习,既无良好心态也无学习信心,他自己说:“整天泡在药罐内,反正也70多岁的人了,活一天算一天,学练什么有什么用……”但自从听了拳论拳理数节课后又结合自己学练太极拳后身体状况的改变,逐渐的从拳理拳法中了解到太极拳“祥推用意终可在,延年益寿不老松”的含义。了解到学练太极拳应“排除杂念、意守丹田、追求“‘虚’‘无’意境”因而对“心因性”疾病起到心理疏导和辅助治疗的作用。他如今经过体检,得知各项生理指标正常,感觉到这是人体自身潜能可无限开发而获得的成果,增强了学练太极拳的信心。这些年他学会了太极拳竞赛套路和传统套路,成为一个健康老人,幸福老人。
二、针对对太极拳的认知,主打太极拳养生文化
来我班学习太极拳的老年朋友接近60人。他们对太极拳的认知甚少。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可利用的时间和场合,宣讲太极、太极拳定义和养生文化,用大众化的语言,力求通俗易懂,目的是提高认知水平,以便有目标的学练太极拳。为此,我重点讲解三个方面内容:
1、讲清什么叫太极?太极在我国至今已传承5000多年。它把天之万象,地之万象,人之万象,归根太极,运转变化,归固阴阳,生灭归宿无极。又讲:太极者,无极而生、运静之机,阴阳之母,运之则分,静之而合。
2、让老年学员记住太极拳的定义和学习中的三大要点。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而太极拳不仅仅是武术,太极拳亦称养生学。太极拳是以中华养生太极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意领攻防的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传统养生套路、推手、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武术的太极拳运动。在医术上常作为医疗手段用于医疗临床。在练习太极拳中,要注重其三大要点:(1)要以中华养生文化为理论基础;(2)要以意领攻防的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3)要以传统养生套路、功法等为运动形式。
3、重点强调中华养生文化
对于初学者,我选择中华养 生文化中的生理学——论太极拳对人体的五种影响。
其一现代生理学讲,人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使体内各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按照需要统一起来。太极拳的“心静”、“用意”,习练动作要上下相随,协调,圆活连贯,毫无散乱,完整一气,某些复杂动作,还需要良好的支配与平衡力,都需要大脑在紧张的活动中完成,因此也增强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对全身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许多人在练盘架子时感到全身舒适,精神焕发,习练到较熟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比原来灵活了,这就是人的情绪和兴趣的提高。人的精神可以影响人体,血液化学动力的过程,气体代谢等发生变化,可以改变人的心态。这就是习练太极拳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良好作用。其二、是对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影响。大家知道,太极拳是“一枝动而全身无有不动”、“节节贯穿”的运动,它包括关节,肌肉的活动,也包括呼吸的节律运动,特别是胸膈肌的运动。它加强人体血液循环,能减少体内淤血。骨骼肌肉的周期性收缩与舒张,可以保证和加强静脉血液循环和回流,及向右心室充盈的必要静脉压力。如:吸气时胸廓的容积增大,内部负压增高,结果上下腔静脉压力减低,静脉回流加速,这一点在练拳中表现的非常明显。由于练拳时“气沉丹田”,到一定境界时练拳人的呼吸为横隔式呼吸,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的状况,加强心肌营养。此外横隔肌的运动又可以给肝脏以规律性的按摩作用,是消除肝脏淤血,改善肝脏功能的良好方法,能预防心脏各种疾病和动脉硬化有着良好的作用。其三、对骨骼,肌肉及关节活动的影响。练太极拳要人们做到“含胸松腰拔背”、“腰脊为第一主宰”、“命意源头在腰隙”等,这说的是练太极拳与腰部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练太极拳:“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动作连贯圆活,周身节节贯穿,所以太极拳有防老作用。其四、对人体内物质代谢的影响。太极拳可以降低血内胆固醇的含量。研究表明习练太极拳五到六个月的血中白蛋白含量增加,球蛋白及胆固醇的含量明显减少,而且动脉硬化程度也大大减轻。这些研究结果,确好说明太极拳影响体内物质代谢。其五、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由于神经系统活动能力的提高,可以改善其它系统机能活动。因此,太极拳可以预防并治疗某些因神经系统机能紊乱而产生的消化系统疾病。另外呼吸运动对胃肠道起着机械刺激作用,也能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作用,预防便秘。
三、针对性地化难为易,因人施教
俗话道:“一个学生一个样,十个学生不一样”。我班学员在学练中所存在的问题大致归纳为:(1)呼吸问题(2)急于求成(3)认为难,记不住。
针对呼吸问题,对于初学者练拳时应用自然呼吸,对以意领气呼吸方法理解不深的,掌握不好的会出现“憋气”,由此而导致呼吸急促、胸闷、心脏隐痛感。对于已练习多年太极拳的老朋友,建议他们首先练无极桩功,以调身、调心和调息。同时要口闭齿叩,面部放松,自然呼吸,开吸合呼,起吸落呼。学员中有一小部分人因患有慢性病希望通过学练太极拳很快就好或是完全恢复正常,例如一位男性学员,65岁,患有高血压,腰膝关节疼痛病症。他听朋友讲,学练太极拳能治好他的病,学习一个半月,自己感觉不怎么样,就认为那个朋友是吹牛。针对这种急于求成问题,首先讲明,练太极拳保健是有过程的,保健效果也是随着习练而逐步得到的,我为他特设定个习练计划。通过思想交流让他心态平和,效果也就逐渐的随习练阶段攀升而渐渐显露。关于认为难,记不住的问题。对初学太极拳的老年朋友,在学习时,对每个动作学起来都觉得别扭。尤以“云手”、“揽雀尾”感到很难,又不好记。针对这一问题,应针对性的因人施教,化难为易,增强记忆。第一、用“揽雀尾”做例。第二先讲什么是“揽雀尾”,简言之就是捋掖长袍的动作。再单个讲解棚、捋、挤、按的各个手法动作。第三、讲弓腿和坐腿动作。第四、将整个动作化解为10-11个过渡动作,以棚、捋、挤、按四个字命名一个过渡动作,边讲边示范。第五、讲它的规格要领,再结合讲动作的攻防含义,以无人似有人的练习。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我班的学员都能达到当场学会,而且增强了对动作的记忆。
四、学练结合,巩固提高
教员对学员应有诚心,细心和耐心,学员应有学习信心和虚心,共同营造和谐氛围。要求大家上课提前到教室复习练习,下课后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到我的晨练点带大家再练习。坚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特别让老学员当堂课学会,记住,课后反复练,群体练,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对学员的每个动作进步都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也毫不姑息地纠正其不足。让学觉得老师和蔼可亲,不厌其烦,容易沟通。
长此以往地坚持教、练结合,才能将学员学的知识巩固提高,才能练出地道的太极拳,显现出太极精神,展示出老年大学学员的幸福老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