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孔子庙堂碑》长卷背后的故事
日期:2024-11-22 14:58:04
刘学坤
我在淮安市老年大学学习书法近20个春秋。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把我从一个笔都拿不好的门外汉,培养成今天初步入道的书法爱好者。如今,我虽已是年逾八十的老人,学习书法,给我的精神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健康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晚年生活充满阳光。我至今仍然执着地学习书法。这一切都归功于老年大学。近年来在我的脑海里一直盘旋着一个念头,有朝一日用什么方式来报答老年大学对我的培育之恩。机会终于来了,2019年市老年大学建校30周年,我想借老年大学校庆之际,献上一份薄礼以表寸心。
我跟曹启瑞校长学习书法近两年,他的授课内容是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我想将2000余字的碑文临写成书法长卷赠送给学校,一是作为报恩的礼物给学校作为永久的纪念;二是让学校检验书法教学的成果;三是和我的同窗好友交流和探讨学习书法的真谛。这一举三得之事,何乐而不为。我将不成熟的想法,向学校领导作了汇报,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和鼓励。曹启瑞校长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我辅导,并为我的书法长卷写了题记。
既然作为礼物送给学校,要求起点高、质量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给自己立下军令状。在书写中,突出一个“好”字,讲究一个“全”字,力争一个“像”字,追求一个“美”字,要写出一幅较为满意的书法长卷作品。
想法和现实往往有很大的距离,达到以上四个字的要求何其容易。《孔子庙堂碑》我学习了一年多,我深知水有多深,路有多难。正像曹启瑞校长在长卷作品后题记中所言:《孔子庙堂碑》是唐代书法家虞世南的经典之作,惜年代久远,面目多舛,诸多拓本缺字、漏字、错字有所难免。为了索取一篇完整无缺的碑文,我先后在书店和网上购买了国家级权威出版社12个版本的字贴,以及经典碑帖译文和注释等书籍,对照这些资料找漏补缺。在探索的过程中,我发现在现有的资料中没有一本是俱全的,大多都是缺字、漏字或残缺不全,有些奇字、不多见的字,不少字帖也写法不一。后来,在老师那里找到了答案。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参阅不同的版本的碑帖,相互补充、修正,逐字、逐句核对,好不容易找到2040字的全文。然而只能说相对俱全,是否有遗漏还难以下结论。
最大的难度是书写,我是尽最大努力,坚守四“字”方针。然而我有四怕,一怕漏字、缺字、错字。二怕错笔、败笔。三怕字不成型,书不成体。四怕字体大小不一,影响作品整体的完美。为此,我慎重的逐笔、逐字、逐句,边书写、边研究、边纠正、边修改。就这样我将2040字的碑文用钢笔书写四遍,用毛边纸书写两遍,直至自己认为初步心中有底,才落宣纸书写。写好后发现长卷前后字体大小不一,为此我又用宣纸将前边部分书写了两遍。为书写长卷我整整花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直至2019年11月份底才脱稿,交付装裱。为了给班上的同窗好友提供方便,我将长卷在电脑里扫描,复印成小样赠送给大家。长卷面世后,在楷书二班引起共鸣,有的同学也拿起笔来书写长卷,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人不能不服老,由于我日以继夜的研究和书写长卷,兴趣来了能写到凌晨2点,然而长卷写好后,多少天爬不起来,吃了苦头,也尝到了甜头。值得欣慰的是,通过这一次长卷的研究和书写,在习书道路上我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人贵有自知之明。回眸长卷的整体水平还不尽如人意。因为我的楷书功底是欧体,因此在长卷中就流露出虞味不足,欧味有之;长卷的字里行间难免还有败笔、漏字之处,事情做下来了,我尽力了,愿和我的同窗好友共勉之。
习 书 三 字 经
刘学坤
方块字,中国造。先人立,后人效。智慧藏,品味高。体不同,各有道。书之艺,国之宝。似太极,不同招。心手用,内功到。学书艺,陶情操。能健体,精神好。益延年,寿命高。老同志,很需要。学书法,很踊跃。习书经,要知晓,心要诚,眼力高。决心大,措施到。读书论,多请教。勤临贴,多动脑。勿贪多,只求好。多研究,细推敲。找规律,寻绝窍。重笔画,基础牢。字型准,结构好。求变化,笔势妙。笔笔神,字字好。勤修正,节节高。书千遍,功自到。终生书,习到老。不求名,图美好。以上经,供参考。多批评,请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