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民间工艺铸姐妹深情
教民间工艺铸姐妹深情
——我的教学体会
吴晓琦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民间工艺则是这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她充分体现了民族的文明,民众的智慧。淮安市老年大学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间工艺,使学员能够在老有所学中塑造美丽;在老有所乐中提升幸福;在老有所为中发挥余热,于2003年开设了民间工艺这门课程。我有幸应邀执教,至今已有近10个年头了。先后开设的门类有:剪纸、布艺、剪贴画、丝网花、中国结、纸花、串珠等。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搞好教学,首先要有清晰的教学理念。
我刚到老年大学任教时,才43岁。而我面前的40多位学员,除2-3个男性,都是我的大姐,有的可以做我的母亲。10年下来,我53岁了,但学员中比我年轻的仍没有几个。所以在我的心目中,她们不是我的学生,而是我的姐妹,我的长辈,我的亲人。我是以“爱吾老以及人之老”、“教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心态投入教学的。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高龄的长辈刻苦学习、孜孜不倦的精神,也深深地教育着我。例如:70多岁的陈干银,视力只有0.1 ,仍认真地学剪纸;体弱多病的黄秀蓉对剪纸、吹塑、布艺、丝网花,学一项爱一项,做了许多作品。她将住房的走廊用玻璃幕屏改造成三面透光的房子,将作品布置成了欣欣向荣的“人造花园”;残疾老人谭锦秀,坐着轮椅来上课,由于经济比较困难,她收集各种有色广告纸作为手工练习材料……她们的执着和专心,给我极大的震撼和鼓舞,坚定着我要像对待亲人那样对待学员的信心和决心。
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姐们学习成绩斐然,有的达到了相当专业的水平。有的作品参加大展、大赛,有的还得到了大赞、大奖。我们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活动,开辟第三课堂。在实验小学,在淮师第一附小,在市经济开发区,在大运河文化广场,在向阳社区,等等,都留下过我们的身影。每当我与她们肩并肩、手靠手、互相提示着将精湛而神奇的民间艺术展示给观众的时候;每当我与她们一起累得腰酸背痛、双手麻木而胜利完成一项重要活动的时候;每当我与她们受到葆奖鼓励、共享快乐的时候,我们之间那亲切的姐妹情谊远远超过了师生关系。这也更进一步坚定了我的教学理念:在传承、弘扬民间艺术的大家庭中,我扮演的角色既是教员,又是服务员。在亲情服务中传播民间艺术;用民间艺术体现亲情服务,这是我任教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10年任教的力量源泉。
二、理解教学对象,明确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对大姐们的具体情况作进一步的了解和分析,使服务的目标更加明确。她们的性格特征大概有以下几种类型。
1、阅历丰富,自尊心强。她们的年龄一般都在50岁以上,其中不乏80岁左右的老同志。她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奋斗了几十年,阅人无数,经验丰富,知识面宽,社交面广。在特定的范围内有一定的地位。她们懂得尊重别人,也希望别人尊重她们,有较强的自尊心。
2、性格各异,认知能力参差不齐。多数大姐谦虚好学,个性随和,团结同学。也有少数大姐性格耿直,认知独特,喜欢争论;有的大姐传统观念较强;而有的大姐感情丰富,时尚爱美。
3、理解力强,记忆力差。一说就懂,一丢就忘,这是普遍现象。
4、学习心态轻松,基本上没有功利性,她们大多数为了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而学。和下岗职工或其他年轻人学习一技之长为了赚钱,而表现出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大相径庭。
在对每个姐妹性格特点做到心中有数之后,我在教学过程中就注意求同存异,因人而异,采取人性化、个体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剪纸:在讲了基本功夫、技巧之后,可以有的剪花鸟,有的剪禽兽,有的剪人物……各择所爱、所能,不求统一),力争使每个人都能学得开心,增强自信,自觉地去发挥余热。
我对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宣扬民间艺术的悠久历史,解读民间工艺的博大精深,引领姐妹们由浅入深、由简及繁、由易达难、一步步进入民间工艺的百花园中,去采撷,去传承,继而发展创新,发扬光大;让更多的姐妹用自己的作品去美化生活,愉悦身心,获取快乐,使老年人的人生价值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三、端正教学态度,创新教学方法。
我在执教中努力做到‘五心’。一是和学员相处要真心。我面对姐妹和长辈,付出真感情,对她们尊重、关心和爱护。许多大姐有心理话,总爱跟我倾诉。我对她们遇到的问题,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我能帮忙的尽量帮,实在是力所不能及的,也尽量给予安慰和开导。二是对待工作要热心。我热爱民间手工艺,对老年大学交给我的教学任务,我投入了满腔的热情,除了上好课之外,对予学校布置的其他任务,比如节日活动,组织社团等,我同样倾注最大的热情,尽量把事情做好。三是,教学备课要精心。虽说民间工艺的许多门类都是我熟悉的,但上课前我毫不懈怠,进行精心备课。每逢寒暑假,我总是多处查询资料,精心策划下学期的教学计划。每堂课前,把准备教的艺术品,精心构思,多做几个样品。把重点难点的地方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预先想清楚,课堂上用易学易懂的方法教给大家。特别要让大家掌握基础知识和技巧,以剪纸为例,首先学习剪纸符号:园孔、月牙形、柳叶形、锯齿形、花瓣形、逗号形、水滴形等等;同时讲透剪纸要领: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小到大,采取逐一反复讲解演示,课堂练习直到基本学会。四是个别辅导要耐心。因大姐们的基础、领会能力不一,每次上课,在统一讲完以后,总有许多人需要个别辅导。对于她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我总是有问必答,有求必助,百问不烦,百教不厌。保证每人都能学会操作方法,做出合格成品。当我看到她们做出成品后那种喜悦与自信的神情,我心里也十分高兴。只要能使大姐们学得开心,我付出再多的辛苦、再多的心血都是值得的。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真琢磨恰当的教学方法。我采用“四个结合”,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1、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提起知识性,有人议论,一个教手工的,把每个成品的制作程序和方法教给大家就行了,还能有多少知识性呢?我不以为然,如果只教工艺,不讲相关知识,可能导致在现实生活中闹笑话,甚至误会。比如做花送人,就有许多讲究。不同的花代表着不同寓意。它是经过人类历史的长期传承,每一种花都有它的典故和约定俗成的含义,就形成了花的相关知识。我们必须了解这些知识,分清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送不同的花,才不致贻笑他人,达到悦人悦已的效果。就说剑兰吧,又名昌兰,原产于马达加斯加和非洲等热带地区,现在有上千个品种,遍布世界各地。中国人认为,它叶似长剑,尤如钟馗佩戴的宝剑,可以挡煞和辟邪。在欧美民间流传着剑兰是武土屠龙宝剑的化身。家前屋后种植剑兰可护卫家园。其花语为“整装待发,淮备战斗”。又因它花朵是由下而上渐次开放,象征节节高升之意。用于厉志,祝贺创业、升学等较为恰当。据说,有位女士,在她男朋友生重病住院期间,送去一束剑兰,惹得男朋友愁云满面,以为女友嫌弃他生病,要和他‘准备战斗,斩断情丝’呢。后来经过沟通,才知道女友并不了解剑兰的相关知识,只不过看好此花美丽,价格又比较贵,就买了,本想让男朋友高兴,没想到却造成误会。其实,不仅是花卉艺术,其他各种民间工艺品都有一定的典故、寓意,许多还伴有神话色彩。又如剪纸,最能直接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求和追求美的质朴情感。两三剪就可以剪出一个“喜”字、“寿”字;一张纸反复折叠就可以剪出团花、吉祥如意、事事如意;剪一个牡丹表示“富贵”;剪一个佛手、石榴、桃子,叫“多子多福”;剪个鱼儿叫“年年有余”;剪对鸳鸯戏荷表示夫妻和美幸福等等。所以,我在教做手工艺品的同时讲解一些典故,使之增添了情趣,加深了印象,拓展了知识。规避了简单枯燥的教学方法。
2、注意观赏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民间工艺各种门类的作品,大多具有观赏价值。主要用于美化生活,愉悦身心,提高品味。我考虑到大姐们多是经过几十年风风雨雨,勤俭惯了,会过日子,就着重教一些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工艺品,果然他们更感兴趣。比如在教串珠工艺时,除了教做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各种小动物之外,还教做一些生活用品。如果盘,抽纸巾盒,花瓶子,手提包等等。既实用又美观。深受大姐们喜爱。
3、注意统一讲解和个别辅导相结合。针对老大姐们领会能力参差不齐和做工艺品重在动手两大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意统一讲解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个别辅导时间多于统一讲解。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用来一对一的讲,手把手的教。有时候一句话一个动作,针对不同的人要重复十数遍。两个课时下来,累得口干舌燥,精疲力竭。这样做虽然辛苦点,但是只要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我很乐意。
实事求是的讲,我再苦再累,要一对一是对不过来的。我发现有些大姐非常聪明麻利,待人热情诚恳。我教中国结,只教了基础技巧,她们就能举一反三,不断变换色彩、组合,把中国结与串珠结合起来,成品非常漂亮。我就重视她们的出类拔萃,培养这些“尖子”,让她们一帮一,发挥她们“小老师”作用,很有成效。
4、经常鼓励和及时纠错相结合。老年人有时也像孩子一样需要鼓励和夸奖。每取得一点成绩和进步我都给以鼓励和赞扬帮助她们树立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动力。但是,鼓励不等于不纠正错误。因为老年人大都记忆力较差。前说后忘了。在做作品的过程中常发生错误,有时还会一错再错。遇到这种情况,作为教员,不能简单、急躁,不宜用责备的口吻说‘你做得不对。’而是心平气和地说,“你前面做得很好,就是这里要改一下”。然后手把手地教她正确的做法。直到每个大姐都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做出合格的作品,才能罢手。当她们完成一样工艺品的制作之后都会特别高兴,欣赏自己的作品像欣赏自己的孩子一样,百看不厌。那种满足感、成就感,溢于言表。
许多大姐对我说,她们自从上了老年大学,学会了制作一些工艺品之后,懂得爱美了,品味提高了,自己和家人的穿着、家庭环境布置高雅了,例如:年近古稀的温静大姐家,原本清洁整齐,装修高档。她学了多种工艺品制作之后,迎门的鞋柜上、客厅的墙上、电视机两旁、落地长窗上都布满了精致的丝网花、中国结、剪纸等作品;老俩口及小孙子的卧室也按年龄和爱好布置自己的作品。整个家庭更加高雅温馨,幸福指数大大提高。周围的人际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是亲情更近了。小孙子跟奶奶更亲了,过去小孙子放学回家,不是做作业就是打游戏,很少答理奶奶。现在一到家就跑到奶奶跟前,‘奶奶,奶奶,您最近有没有新作品啦?再做一只小熊给我吧,我同学想要一只小猫咪行不行啦?’。媳妇喊婆婆的声音也更柔美了,“妈,再给我编一只手提包好吗?’。二是朋友更多了。除了到老年大学结识了一批新朋友之外,周围邻居也走动得多了,有的是来观赏工艺品的,有的则缠着要求教手艺。三是生活得更充实了。退休后,没上老年大学之前,整天无所事事,总感到心里空落落的。自从学做民间工艺品之后,每天忙得有头有序,越做越感兴趣。不在意一个星期就过去了。
以上是我在市老年大学执教民间工艺课的粗浅体会。如果通过我的努力,能让姐妹们开心,学校领导放心,我自己也就很舒心了。